武漢之大,大在城市規模,也大在基建設施,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不斷豐富,發展日新月異。受特殊地理環境限制,武漢城區的橋梁設施非常多,僅長江上就有十幾座大橋,其中有一座最堅固大橋,它建于1955年,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。在60多年時間里,這座大橋每天過往車輛數以萬計,橋身累計被意外撞擊70多次,但周身2.4萬多噸鋼梁無一變形,100多萬顆鉚釘無一松動。在最近的一次質量檢測中,顯示這座大橋至少還可使用50年,它就是武漢長江大橋。
舉全國之力修建的萬里長江第一橋。在歷史上,武漢長江大橋的修建構想可謂穿越了好幾代人。早在清末、民國等時期,當時的建筑專家、政府要員、有識之士等都提出過在武漢長江段修建跨江大橋,但限于財力、技術等因素,最終都無疾而終。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,武漢長江大橋的修建才從構想變為現實,尤其是在當時中央政府的主持下,在老一輩領導人的指示參與下,加上蘇聯支援,舉全國之力,到1955年,武漢長江大橋終于動工修建。大橋從開建到建成,耗時兩年多,是長江江面上的第一座大橋,其開通無論從經濟、軍事、文化上都具有重大意義,也是武漢市最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。
被撞70多次,海量鋼梁鉚釘無變形松動。長江大橋開通運營之后,極大提升了區域經濟發展,它不僅連接了武漢三鎮,加速三鎮融合發展,還第一次將南北鐵路大動脈串成一條線,對整個中部地區甚至整個國家經濟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,由此可見大橋的重要作用。在60多年的時間中,大橋橋身先后被撞擊77次,但它周身2.4萬噸鋼梁無一變形,100多萬顆鉚釘也無一松動,最近一次的質量檢測顯示,大橋完全可以正常使用100多年。憑借如此過硬的質量參數和實際使用效果,武漢長江大橋還在去年上了一次熱搜榜,被網友們評為中國的橋堅強,最堅固大橋實至名歸。
為數不多的正在使用的文物保護單位。武漢長江大橋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,是建國后最重大的建筑工程之一,也是我國一五計劃中的重點工程。誕生于特殊年代,為大橋烙印上了一層精神力量,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其質量上乘,代表著大國工匠精神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長江大橋也是長江上使用年限最為悠久的橋梁之一,加上整體做工,承載了一代人的心血,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影子,因而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。作為為數不多的正在使用中的文物保護單位,長江大橋依舊充滿活力。
不得不說,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長江大橋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,也是武漢城市的標志。在上世紀70年代以后,基本上每一位到武漢的人都會特意去到江邊,游覽下長江大橋,那種儀式感甚至就等同于去北京看天安門廣場一樣。長江大橋上,車流絡繹不絕,俯瞰可欣賞武漢三鎮和滔滔江水景色,視野極度開闊。長江大橋下,仰視可欣賞到大橋的結構特寫,尤其是鋼梁部分,那效果給人非常大的震撼。同時,一橋飛架南北,搭配沿岸景色,絕美如畫。

專注高空作業車出租、高空作業平臺出租,租賃熱線:189-8613-225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