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子布局,千畝循環經濟產業園“展露新姿”;錨定方向,緊盯循環經濟產業不松勁;延鏈補鏈強鏈,形成循環經濟完整產業閉環,下陸區大力打造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,造就強勁引擎,大步邁向百億園區。
1月30日,在大江環科公司渣冷場,巨大的渣包一字排開,熱氣蒸騰。空地上,冷卻后的爐渣被鏟起,源源不斷喂進破碎機。大江環科公司是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領軍企業。“我們緊盯循環經濟產業發展,全力做深做精資源綜合回收利用。”該公司董事長諶宏海說,冶煉廠廢棄的爐渣,含銅品位只有0.6-0.8左右,冶煉廠原先都把這些爐渣作為固廢丟棄,或者用于井下回填。而爐渣到了他們手中,則開始了“吃干榨盡”:經過破碎、球磨、浮選,爐渣被提煉出含銅品位20的銅精礦。最終剩下的尾砂,賣給水泥生產企業。大江環科實現冶煉廢渣、廢液、煙道灰的回收利用,建成國內第一家銅冶煉棄渣資源化全回收的選礦生產線,是國內第一家無尾砂壩渣選廠,也是國內第一家無終極廢物產生的渣選廠。
“企業爬坡過坎,逆勢上揚,靠的是產業廣闊的前景和韌性。”諶宏海用數據“說話”:企業去年3月份復工復產以來,效益不斷提升,單月最高利潤近1000萬元。企業年產七水硫酸鋅2萬噸、磁鐵礦粉10萬噸、水泥生料約100萬噸,產業規模處于國內同行業前列。
“變廢為寶”的故事不止于此。加柯環保公司在廢氣里延伸出大產業,對含硫煙氣進行回收,通過添加化學物質,對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進行固硫;同時,添加鈉、碳酸等,最終產出無水亞硫酸鈉、焦亞硫酸鈉等無機鹽產品。該公司年處理廢氣100萬立方米,生產出的無水亞硫酸鈉年產量達15萬噸,占全國總產量的70%,每噸售價達3000多元的無水亞硫酸鈉,成為下游化工企業的搶手貨。
以大江環科、加柯環保等為龍頭,下陸區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迅猛,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先后吸引光大、荊冶湘、綠邦等項目落戶,涵蓋尾礦、冶金渣、工業廢棄料、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,產業鏈進一步延伸,集聚效應進一步發揮。2019年4月,國內最大的環境企業光大環保相中這里,總投資20億元的光大(黃石)靜脈產業園項目順利落戶。“我們正是看中了這里的產業集聚效應、競爭效應、協同效應,才選擇落戶這里。”光大環保(黃石)公司總經理陳美園說,經過對多個地方考察,他們最終選擇“牽手”園區,是因為這里配套好、前景大、定位準。除了一期,目前,光大已經追加投資,開展二期項目建設。
“積極對接黃石PCB電子信息產業,在廢液里淘金,變工業垃圾為真金白銀。”陳美園介紹,黃石PCB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,由此每年產生2萬噸廢液,原來一直運往外地處理,他們的項目建成后,將這些廢液全部接收,從里面提取銅,實現年處理8萬噸廢液的產能。
如今,這里如同綠色磁場,魅力不斷增強,荊冶湘、綠邦、長投一大批循環經濟項目紛至沓來……園區格局不斷拉開、規模初現:總占地面積達2040畝的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建成大江環科、加柯環保、楚鑫、綠邦等項目5個,光大靜脈產業園、荊冶湘等4個項目在建,還新引進光大廢舊輪胎、新奧水處理循環等3個新項目。短短兩年時間,就已經“項目滿園”。2019年11月,長樂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順利捧回全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(核心區)金字招牌,成為我市首個專業化循環經濟產業園。
“瞄準循環經濟產業不松勁,不斷延鏈補鏈強鏈,構建產業鏈條,形成產業閉環。”下陸區長樂山工業園區黨委書記、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海兵表示,園區將堅持自身定位,加快提速擴園,朝著鏈條化、規模化、專業化大步邁進,形成特色鮮明、產業集聚、效益明顯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下陸區將深度融入全市“四區N園”建設,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園等6大園區“齊頭并進”,全力構建錯位發展、互補融合、集群效應明顯的園區產業發展格局,力爭在2021年,循環經濟產值突破100億元,努力成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。
來源:黃石日報
眾誠設備租賃公司供應自行走升降機出租、高空作業車出租、直臂、曲臂高空作業平臺出租、租賃,適用于廠房維護、設備搭建、物流倉儲、物業管理、造修船、路橋、航空、石化、電力、影視、市政、機場、港口、車站、酒店、超市、路燈、交通、園林、電力、設備安裝、鋼結構廠房施工、廣告、攝影、室內外裝修等各種高空作業場合。24小時出租電話:189-8613-2255
專注高空作業車出租、高空作業平臺出租,租賃熱線:189-8613-2255.